7月10日至11日,政协第十三届湖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举行,本次会议主题为“加快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”。作为内陆开放城市,武汉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,推动城市发展繁荣和社会进步?全国政协委员、省政协常委、武汉市政协主席杨智建议,强化武汉的枢纽链接功能,高标准建设长江新区,推动三大综保区转型提能,争创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。
“自1861年汉口开埠,武汉一度万商云集、商业繁荣,对外贸易额1865-1931年间有42年位居全国第二,‘驾乎津门,直追沪上’。”杨智介绍,改革开放之初,汉正街成为“买全国、卖全国”的先行者,“对外开放看深圳,对内搞活看汉正街”成为美谈。杨智认为,开放基因始终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。
当前,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,武汉综合经济实力较强,具备交通区位、科教资源、产业基础等综合优势,但也面临产业外向度偏低、外贸主体活力不足、开放平台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、开放枢纽功能发挥不够、国家级新区缺乏等不足和短板。
为此,杨智建议,强化武汉的枢纽链接功能。高标准建设长江新区,打造“三个丝绸之路”重要枢纽节点,形成航运枢纽、临港物流、临港制造、多式联运基地等要素集聚的枢纽功能核心区。高效率联通海上丝绸之路,全面构建以长江黄金水道为核心的集疏运体系,打造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。全面提升中欧班列(武汉)华中区域集结中心枢纽集结能力,构建“一站一港三基地”(建强吴家山陆港枢纽,建优阳逻港铁水联运枢纽,建实黄陂、江夏、经开三大区域集货基地)新格局。规划建设天河机场、花湖机场到武汉港快速路,构建天河、花湖客货运“双枢纽”,支持武汉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。
在开放平台方面,制定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实施方案,系统提升对内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功能,推动三大综保区转型提能。做强中德产业园、中法生态城等国际合作产业园区,加快打造武商、楚河汉街等千亿级商圈,创建武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。
杨智还建议,争创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,早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。持续巩固壮大光电子信息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、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,加快开辟具身智能等产业新赛道。加快建设武汉中部对外交往中心,深入实施“友城常青”工程,加强友城交往互动。积极谋划申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赛事,深化“一带一路”经贸合作股票配资佣金,推进科教文体旅国际合作。充分利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,有效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吸引力。
牛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